请收好这份门窗防结露指南 二维码
3
春临大地,老广最怕的回南天来了。冬春之交,气温回升而湿度剧增,墙壁、地板和窗户因此出现水珠。最近的广东人,不是在擦窗,就是在拖地的路上。 ![]() 至于窗户上出现的水珠,不是魔法攻击,而是物理试卷上的送分题(虽然你可能当年没听课)。我窗“由我不由天”,今天就来教大家怎么让窗户从此告别“emo模式”。 ![]() 结露:家居的隐形杀手 ![]() 结露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。对于断桥铝合金门窗来说,玻璃边缘部位属于是最薄弱的环节,这里通常是中空玻璃室内表面温度最低的部位。当室内侧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,就会发生结露现象。结露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墙体发霉。 最新研究表明,霉菌孢子,很容易在空气中流动,若是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,口鼻吸入霉菌,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病变,皮肤不适,免疫系统受损,甚至引发霉菌性中毒。 ![]() ![]() 关键提示:结露≠小问题!它直接关联家居健康与建筑寿命。 △霉斑诱发各种疾病 ![]() ![]() 结露原因的科学解释 ![]() 物理原理: 当室内暖湿空气接触到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的窗户表面时,水蒸气凝结为液态水。 露点温度计算公式: ![]() 举例说明下:上海某小区住户家,冬季开地暖,室内空气为20℃、湿度60%时,那么露点温度约为12.0℃。 ![]() 窗户表面温度: 若窗户为单层玻璃(表面温度≈5℃),远低于12.0℃,必然结露。 若为双层中空玻璃(表面温度≈14℃),高于12.0℃,不会结露。 窗框结露: 断桥铝窗框(表面温度≈15℃):安全。 普通铝窗框(表面温度≈8℃):结露风险高。 ![]() 常见误区纠正 ![]() ! 误区1: 结露只发生在劣质门窗上 ![]() 科学纠正: 任何门窗在极端温差(如室内25℃/室外-20℃)和高湿度(>70%)条件下都可能结露。 案例:即便使用三层Low-E玻璃+断桥铝窗(U值≤0.8),若室内湿度达80%且无通风,仍可能结露。
![]() ! 误区2: 肥皂水/防雾喷雾根治结露 ![]() 科学纠正: 这类产品通过表面活性剂暂时降低水的表面张力,使水滴铺展成膜而非凝结成珠,但无法阻止水汽冷凝本身。
![]() ! 误区3: 结露水无害,自然晾干即可 ![]() 科学纠正: 冷凝水会渗入窗框缝隙,导致: ∅金属五金件锈蚀(钢制合页在潮湿环境下锈蚀速度加快) ∅墙体腻子脱落(持续潮湿使腻子层吸水膨胀速度变快,引发霉变) 正确做法:及时用干布吸除积水,重点检查窗台排水孔是否堵塞。 ![]() ! 误区4: 所有双层玻璃都能防结露 ![]() 科学纠正: 普通双层中空玻璃(未充气、无Low-E涂层)在低温环境下仍可能结露。 正确做法: 关注玻璃边缘密封性,采用暖边间隔条阻绝空气层进水汽,提升隔热性能。 ![]() ! 误区5: 结露仅存在于冬季 ![]() 科学纠正: 夏季空调房若设定温度过低(如<20℃),当室外湿热空气(如35℃/70%)接触低温玻璃时,同样会结露(常见于商场玻璃幕墙)。
夏季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5-26℃,并定期清洗空调滤网(脏堵会导致蒸发器结冰,加剧冷凝水产生)。 ![]() 针对性解决方案 ![]()
文章分类:
建筑门窗
|